VORTEX of CHAOS

Thursday, April 21, 2005

即日來回

來回都坐火車.
去程, 忽然在想:
到底我如何過活? 上班下班, 到底只是為了糊口.
有如雀鳥忙於找吃的. 然而, 雀鳥有閒暇嗎?
我們有閒暇, 但我們又在做甚麼?
一分一秒地過, 到底我們在做甚麼?
回程, 看見兩個妙齡漂亮女郎快樂地在車廂內化妝談笑.
啊! 她們散發的是陽光與活力(雖然不知她們來港目的).
給其快樂感染, 頓覺有生氣.
自然的快樂是多麼的令人羨慕啊!
最起碼不用看笑片也能笑得如此開懷, 要學一學.

Sunday, April 17, 2005

吞舟之魚

吞舟之魚, 陸處則不勝螻蟻. --(秦朝)呂氏春秋.慎勢

友人曾以此句自我排遣不得志之情.
然而, 魚為何卻處於陸? 魚自己不無責任嗎? 抑或是被迫?
人一生的機遇不多, 須知要好好把握. 審時度勢後, 應把握的就把握, 應放棄的就放棄.
也正如曾國藩(清朝)所誨: "坐這山, 望那山, 一事無成".
都是成年人, 應理性地分析和決定.
欣賞友人常以平常心對待後果. 這點作為晚輩的我還需要花長時間學習.
只有平常心才能活出不平凡.
這才能灑脫地活出自己.

Friday, April 15, 2005

中華文化的失落

曾經一度照耀著和影響著整個亞洲的中華文化, 現在顯然已在中國死亡.
寶貴的中華文化反而在他國還受到人們的景仰, 例如日本和韓國.
沒有中華文化的中國人還算是中國人嗎?
政治上的集體主義曾一度代替了中華文化. 現在, 政治的夢想亦幻滅了, 只剩下最原始的森林定律思維.

Tuesday, April 05, 2005

燈謎

很少看電視劇, 回到家時碰巧正在做《御用閒人》.
故事講到皇后為富家少女時與柳先生的一段似有還無而又玉潔冰清的愛情.
柳先生原為皇后少女時的教書先生, 雙方卻生情愫.
當年於七夕外遊時於街上一起猜了個燈謎:

《梅花觀懷古》 曹雪芹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猜一女子用物.

其詩明寫物而暗寫情. 兩人的火花自此擦出.
少女翌日把詩刻於琴上送給老師.
可惜, 真正的愛情只燃起了一天, 少女便被父母送入宮中選太子妃.
老師自此心如死水, 連考科舉亦放棄, 浪跡天涯.
十五年後再偶然碰上, 少女已貴為皇后.
先生最後焚琴而去, 了斷情結, 灑脫上路.

故事純潔, 淒迷, 婉約, 怨美, 脫俗, 浪漫.





謎底: 紈扇

Monday, April 04, 2005

人心與共業

我在人家的留言板說:
外求[配偶]是明智的舉動, 因為港男差勁, 沒有內涵 (港女也是).
港男港女, 似乎只比動物來得好一點點.

這種講法過份嗎? 看看你週遭的人就知道答案了.
好人, 有內涵的人, 不是沒有, 但卻極少.

對我而言, 有內涵不一定是指有學識, 而是人類善的一面.
其中可以是指孝,悌,忠,仁,義,禮,智,信和恕等等.
如果有包容,諒解,和諧和成熟的思維就更好了.
然而, 最重要的是仁者愛人之心.
其實, 有著其中的一點兩點善面就已經很好了, 不難吧?
社會上的人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 因為畢竟人心不古, 大家都努力地保護著自己以防被騙.
久而久之, 仁心淪亡了.
能怪誰? 不能也, 因為這就是所謂眾生的共業.

Sunday, April 03, 2005

負擔

每人總背負著不同的東西, 姑且謂之負擔.
她這麼年輕(二十二歲)就要負起一家的經濟負擔, 為家庭的前途而奮鬥.
甚麼是家庭的前途? 其實就是弟妹的學費和父母的生活費.
她的確是很堅持, 實在很了不起, 為了家庭甚麼也可以付出.
將來她的弟妹會感激她嗎? 她有為自己打算將來嗎? 我想她是沒有想到這些的.
到底這種徹底的奉獻精神是源自那裡? 情嗎?!
這種感人的故事和利他的精神其實很普遍; 生活真的不容易.
突然想起社會的分層, 跳級不容易, 付出的要比收穫的大很多很多倍.
出生的背境決定了你的大部份未來, 想改善就得花很大的力氣.

信則有

信則有:

孔子的仁者必有勇
叔本華的意志
尼采的權力意志

但存乎天地者,唯信以堅也!